遂平县人社局干部王海丽同志去年被选派到嵖岈山镇常韩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一年来,她用初心和使命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的人民情怀。
在扶贫中,从走访排查到建档立卡,从政策宣讲再到政策落实,王海丽同志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扶真贫、真扶贫。也正是她坚持原则,常韩村在各级组织的检查中均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排序名列前茅。群众的评价是:这样的扶贫咱服。
王海丽同志将营造文明氛围当作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她组织当地留守妇女积极开展文艺活动,经过刻苦训练,在我县今年举办的广场舞大赛中获奖。同时,她邀请艺术团将十九大精神、扶贫攻坚等内容以小品、唱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出,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的评价是:开心,比啥都好。
在常韩村,叫王队长的不多,但是,叫她大姐、妹子、姑姑、闺女的人却不少,比如张庄村的贫困户李全收的儿子李聪每次与王海丽通电话都叫她姑姑,新村李二妮老人只要一见到她,就亲昵喊“闺女,你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用王海丽同志的话说,就是我把常韩当成了第二故乡。她对常韩村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谈起来43户贫困家庭更是如数家珍。大家有空不妨到常韩村看看,就知道王海丽同志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高。
共产党与其他党派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利,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甘愿做出无任何回报的付出,包括生命。王海丽同志,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者。
在家庭,王海丽同志上有80多岁高龄,而生活又不能自理的公婆,自己70多岁的老娘也要人照料;下有正在苦读拚搏的儿子,她们夫妇二人又是工作人员,可以说是一个平常加清贫的家庭。在单位,她是部门负责人,又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千头万绪一根针,事大事小必躬亲。整天忙得团团转而被同志们称之为陀螺。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个陀螺的内心世界呢?
最让王海丽同志愧疚不能释怀的有两件事。一是她80高龄而不能自理的公婆,需要王海丽照料时,正好是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段,工作要求她必须吃住在村,而她一住就是两个月。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当王海丽同志抽空顶风冒雪回到家时,已是10点。她看到的是安祥入睡的公婆,以及趴在桌上写作业累睡的儿子,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泣不成声,随即昏睡在沙发上。第二天清晨,她又顶着风雪回到了常韩。
二是她的母亲。老人平时在驻马店住,年老多病,但从不给女儿找麻烦,偶尔见到女儿也是一句话:把领导交给你的事办好,就是最大的孝顺。也是那个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段,母亲病发住院,而妹妹又在外地学习,这边丈夫要照料公婆,她只好请人照顾母亲。有一天,可抽个空回去想侍奉母亲尽尽孝道,但村里又打来电话,必须连夜赶回。王海丽站在母亲床前失声痛哭,求老娘原谅自己不孝,而老娘的一句话又让她心头震颤:你是公家的人,办好公家的事是本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不怪你。
这,就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王海丽同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别人向她投去赞赏目光、树起大拇指称赞她时,她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意识观念,才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带好队伍、干好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我们身边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