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顺利结束,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蠢蠢欲动,围绕高考设制各种骗局。
小编梳理了常见涉考诈骗,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一: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
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警方提醒:查分一定要认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
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
骗局二:谎称有内部指标或者内部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
或谎称可“低分高录”,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
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一般会通过发传单、群发手机短信等手段,
对考生或家长实施诈骗,从中收取“手续费”。遇到此类情况,
家长可到学校网站上核对或直接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办公室询问。
骗局三: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不法分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
把普通高等学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
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往往混淆普通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
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上,
这类学生“入学”后无法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也拿不到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骗局四: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不法分子鼓吹自己有关系,“保证录取”,公开叫价。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应以教育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另外,教育考试部门不会私下给考生打电话。
骗局五: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不法分子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
再不领就要过期,伺机诱骗受害人通过ATM机转账。
警方提醒: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
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联系,
一定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